“網絡+”扶貧,中國移動貢獻央企力量
來源:網絡 2020-09-14 10:48
中國移動聯合新聞媒體在京舉辦移動扶貧“網絡+”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啟動活動,全國百家新聞媒體通過現場和線上方式共同見證。啟動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移動“網絡+”扶貧模式白皮書》。
《中國移動“網絡+”扶貧模式白皮書》是對中國移動多年來扶貧實踐的系統總結和提煉,也是中國移動未來繼續發揮網絡優勢、深化信息惠民的承諾。“網絡+”是扶貧模式的名稱,體現了中國移動扶貧工作區別于其他扶貧主體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特征。“1+3+X”是扶貧模式的體系框架,涵蓋了中國移動扶貧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實現路徑。“1”代表以網絡扶貧為主線,不斷完善貧困地區信息基礎設施,持續開展“村村通電話工程”和電信普遍服務,讓貧困群眾用得上;為貧困客戶提供“扶貧套餐”、減免贈送等一系列專屬資費優惠,讓貧困群眾用得起;針對困難群體研發物美價廉的扶貧手機,為少數民族群眾開發雙語手機,讓貧困群眾用得好。“3”代表做好組織、資金和人才三方面保障。“X”代表將信息化服務與教育、消費、健康、產業等多個扶貧領域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助推、放大和倍增作用,以網絡和信息之力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和跨越式發展。

作為信息通信業的“國家隊”,中國移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深化網絡建設,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2004年至今累計投入網絡扶貧資金超過800億元,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超過98%,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超過97%。
在“網絡+”扶貧模式的引領下,中國移動通過消費扶貧、產業扶貧,不斷提升貧困地區的自主造血內生發展能力。
在云南,中國移動為貧困地區農產品尋找目標市場,打造“彩云優品”精準網絡扶貧電子商務平臺,不斷完善構建貧困地區及農村的特色產品產銷一體化流程,為貧困地區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2016年至今,“彩云優品”共幫助貧困縣銷售農產品近兩千萬元,走出了一條電商搭臺、政府服務、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的特色扶貧之路。

在黑龍江省湯原縣,中國移動運用了新零售模式,減少中間環節,直接與開發村貧困戶簽訂訂單;采用O2O模式,發揮線上線下優勢,實現線上展示、線下體驗和銷售,帶動800多戶1700多貧困人口增收,戶年均增收800余元。
廣東省湛江市沙城村種植品種單一,土壤以沙質地為主,灌溉水源不足。自2016年幫扶沙城村以來,中國移動將產業扶貧作為帶領沙城村農民脫貧致富的首要內容,大力開發沙城村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以蓮藕和番薯為主導產業,打造 “互聯網+合作社+貧困戶+土地流轉”的發展模式。全村122名貧困人口加入合作社,由村委會管理財務,向全體社員公開,根據成熟的利潤分配方案進行分紅和投入再生產。截至2020年3月底,沙城蓮藕和番薯的銷售額達180萬元,貧困戶分紅金額達33萬元。
中國移動將繼續堅持精準施策,因地制宜,通過不斷深耕貧困地區增收路徑,在“1+3+X”體系框架的“網絡+”扶貧模式引領下,持續發揮技術、平臺、資源優勢,增強貧困地區“造血”能力,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央企力量。